老生常谈 | 过多的指导会令学生无从下笔
点击
有些学生,入学时作文能力不强,作文中存在一些问题,比如缺少明确的中心、论述比较主观、表达过于急切,等等,但多少也会有些灵气,有一些可以发展的特点。经过两三年的作文训练,学到了不少规矩,得分有所提高,然而作文一股匠气,活气、灵气荡然无存。
他原先能有些自己的设想,有点个人见解,有用自己的方式去表达的愿望,想通过有趣的练习获得提高;没想到经过两三年的作文课,提高得“规规矩矩”。两三年训练,他原先的那些个人的想法,被“统一思想、统一认识”,而且连语言表达也习得一定的程式,不是规范化,而是规定化了。看高三学生的议论文,这种感觉特别明显:观点基本一致,如同道德表态;用于论证的事例差不多,像是生产线的同规格包装;分析道理都是同一腔调,全班作文像是大合唱、正步走……这样的结果,既有功利的应试教学干扰,也有陈腐的作文教学观的强势影响。
图片来自网络
写作,是生命活动,是自由思想活动过程的记录,过多的指导和干预必然制约学生的思维。不久前,看到几个作文指导方案,指导一次作文,教师的设计有两千多字。环节有“知识梳理”“知识卡片”“作文情境”“提纲写法”“头脑风暴”“小组讨论”“联系名作”“搜集资料”“构思交流”……写好之后还有十个方面的反思:“你的选材有没有疏漏之处?”“你的开头有没有做到……”“你的立意是否新颖?”“你的论述材料是不是最新的?”“你的结构能不能再调整一下?”……哪来这么多繁文缛节?作文讲评时可能说的话,放到动笔作文之前,那么多无的放矢的提问,直接破坏了学生作文的情绪。
见到这类繁复的设计,第一反应是质疑自己:我是不是看错了?我不知设计的教师是如何考虑的。我根本没去想他有什么特殊的教学背景或是成功经验,我首先想到的是:做他的学生,在这样无微不至的指导下,能坚持两三年的话,这个学生得有多坚韧的生命力啊!
过程性指导,如果放在作文之前或作文过程中,多数情况下,会形成对学生的干扰。在学生构思动笔之前,让他有“写作准备”,这个对一部分学生是有用的,的确有些学生不积极思考,“拿到题目就写”,但毕竟是少数。许多写作知识,学生能在平时自读自学,能凭借自己的阅读积累和练习形成经验(即使这些经验是有限的)。学生想按照自己的想法写出一点“意思”,教师却在一边不断地絮絮叨叨,他有什么情绪自由地写?学生作文,语文老师是评价者甚或唯一读者,学生无法与你争执,还不如就随了老师您的意愿算了,他犯不着承担“后果”。有一部分学生的作文就是这样自我放弃的。
不要让学生写作文时无所适从,教师没有把握,不要随意提要求。学生有求于教师时,最希望得到的究竟是什么?是他能做到的事,是他迫切想要克服的缺点,是心有灵犀一点通的“通关”方法;教师要点拨得准,要及时,如果言不及义,大而无当,建议多到让学生不知所措,那真不如不说。
我在教学中有过类似的教训。在指导某位学生作文时,我建议“最好不要这样写”“最好还是能那样写”……我给出的那些具体建议,出于什么样的考虑?——是按照我希望的“样子”去改,我注意到学生作文的方方面面,而有可能忽略了“这一位”“这一次”“这一题”的特殊性以及他想尝试的愿望。近年我对“怎样批改”做了一些反思。教师辛辛苦苦批改作文,为什么效果并不理想,“吃力不讨好”?可能我们“想当然”多,越俎代庖多,掣肘多,总像不停地担心“儿寒乎”“儿饥乎”的老祖母一样在唠叨。
着眼于基本能力培养,尊重学生自由表达的意愿,让他们在作文中能保持自我;在他们需要老师指导时,教师有能力提出多种可供选择的建议或方法。我觉得,这样的作文教学比较正常。对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,重视“该会的,基本都会”——有了“基本”,就很好。比如,七年级学生能用二百字左右的一段话描绘场景,用一百个字大致勾勒一个人的神情动作;高二学生能阐述对某一观点的不同见解,自圆其说,能用三五分钟时间更换另一种结尾,等等。我觉得,这就是基本能力,就是“会写了”。至于写得有多好,是不是能得高分,是不是可以推荐公开发表,大可不必在意。所以,教师不要用过高过细的要求去干扰学生,他们本来已经比较有把握地写了,不要把他们的预想搞乱,非得提醒“描绘的场景最好要能有色彩、温度和气味”“这个人的衣着描写应当和性格习惯有关”“也要注意一下其他不同的见解”“结尾最好要点题”……没完没了的“引导”,反而有可能让学生怀疑自己的作文能力,他们也许索性不主动积极地去“想”了,因为觉得自己的思维不重要了。
作文“好与不好”,未必有令人信服的“标准”,同一篇作文,背靠背的三名教师能给出差距较大的分数,这种事经常见到。那又有什么必要把学生的一次作文当作经典去反复打磨呢?“落实”了那么一大堆“指导”后,这篇作文还能有什么特点、个性?
不是所有教师都有这种“频繁引导”的成功经验的,也不是每个学生都愿意接受教师频繁引导的。在学习过程中,学生的阅读积累在增加,学生的判断力在提高,对作文,他们会有自己的选择与判断,教师没有必要做过多的指导。坦率地说,相当一部分语文教师个人写作仍然有许多困难,他们的“指导”也不过是教辅上看来的。
学生(特别是低年级学生)未必清楚作文要求,因此未必有把握判断自己的作文是否达到训练要求,他们只是大致凭教师所给的分数判断,这类经验要很长时间才能形成,而学生在漫长的等待中很可能会丧失最好的学习时期。
我在作文阅卷或作文大赛中,无数次看到内容雷同、构思相似的文章,这些考生或选手大概琢磨过同一本“佳作选”;在相隔几千公里的不同学校,看到两位教师上出一模一样的课,我不奇怪,因为他们极可能是经同一位名师“手把手”指导,根据既定的“模范教案”和思路上出来的。功利主义的教学造成了同质化,败坏了学科趣味。
在公交车上,当有人问路时,常看到三四个乘客同时给这个外乡人指路,每个人都依据自己的到达经验热心指导他,希望他能按照自己提供的路线走,建议很丰富,而且出现了更多的陌生路名:热心人忘了这个外乡人根本不识路。我发现,那个可怜的问路人往往更加困惑,原先不过是不识路,这会儿却被七嘴八舌弄得晕头转向。他如果有辨别力,可以不问,自己看地图;如果不得不问,得选择有经验的、沉静的、并不自以为是的人请教。作文前过多的自以为是的指导造成学生不敢下笔,也会使其因此对写作感到恐惧。这个道理,也如教师备一节课,课前被理论家审了教案,问出十多个教学法、课程论方面的问题,问你有没有充分考虑,问你如何步步落实,问你如何检测效果,等等。你如果教了一二十年书,有点见识,未必要去理会;你如果初出茅庐,被“收拾”了几次,估计你从此不敢上课。
图片来自网络
学生正准备动笔,你少说两句,先让他写出来,行不行?
有深度的研究 多角度的评论